3月18日,四川省泸州市老体协主席林海云率市、县(区)老体协负责人一行30余人开启对阆中市老年体育工作的深度调研。南充市老体协常务副主席邓国秀专程赶赴古城,与泸州同仁共商老年体育高质量发展大计,两地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交流共谱“长江-嘉陵江”体育协作新篇。
双城联动 历史与现代的交响
在座谈会上,邓国秀以“一江春水连古今”破题,细数南充与泸州的历史渊源:“1926年顺泸起义的烽火,让两地血脉相连;如今老年体育的蓬勃发展,续写着新时代的协作篇章。”目前,南充全市已构建四级老体协网络,发展会员34万余人,培育健身秧歌、气排球等13个特色项目,在去年第五届老年人运动会上,吸引了2200余名银龄健儿同场竞技。
林海云则展示了“酒城经验”:2019年四川省第九届老运会开幕式、2023年第四届全国老健会开幕式相继落地泸州,智能化体育场馆与品牌赛事形成良性互动。
在座谈会上,两地负责人现场达成共识,将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在赛事共办、人才共育等领域深化合作。
古城新韵 文体融合的实践样本
“阆中老年人的精气神令人动容。”曾在此戍守十年的龙马潭区老体协主席骆仁初感慨道。
调研组实地探访阆中市老体协文体活动中心时,见证了传统与现代的生动交融。舞蹈室内身姿翩跹,门球场上银发矫健,去年新建的标准化门球场见证着政府50万元专项投入的实效。在拥有2300年建城史的古城街巷,“寻春节之源”的文化标识与老年健身场景相映成趣——这里不仅是落下闳创制《太初历》确立春节的起源地,更是全民健身理念的当代践行场。
据相关数据显示,该市年均开展老年体育活动200余场,覆盖群体超8万人次,健身气功八段锦等传统项目与柔力球等新兴运动共同编织出多元健身图景。
文化赋能 打造银龄体育特色IP
阆中市老体协主席张昭萍在交流中描绘发展蓝图:“从范目练兵的古战场到张飞屯兵的古城楼,从杜甫吟咏的嘉陵胜景到当代老人的健身热潮,我们正将历史文化基因注入老年体育事业。”
阆中市计划深挖“春节文化”“三国文化”资源,开发武术套路展演、古城墙健步走等特色项目,让老年体育成为展示城市魅力的新窗口。
阆中古城,嘉陵江碧波与门球场绿茵相映生辉,白发健儿的身影与明清古建构成和谐画卷。正如张昭萍所言:“当泸州的豪迈遇见阆中的婉约,奏响的不仅是体育协奏曲,更是文化传承与时代创新的交响乐章。”
(文图/南充市老体协 何建斌 阆中市老体协 王永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