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龄化社会加速发展的当下,老年群体的权益保障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课题。“银龄行动”作为一项旨在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发挥老年人社会价值的公益行动,与维权培训的深度融合,为老年人安享晚年筑牢了法治防线。6月17日,成都市龙泉驿区老年人体育协会在龙泉街道礼堂举办2025年龙泉驿区“天府银龄”志愿服务《民法典》知识培训和老年人依法维权案例讲座。
区老体协党建指导员、顾问曾正明,区老体协党支部书记、主席康尽能及班子成员,各街镇老体协主席、秘书长,各村社区老体协分会主席,区级机关、事业单位老体协主席、秘书长,专项协会会长260余人参加了培训。区老体协副主席陈国建主持会议。
培训会邀请国家二级公证员,四川省公证协会党委委员,副秘书长,原龙泉驿区公证处主任李全一以《培养民法观念,做守法好公民》为题,从培养民法观念的重要性、《民法典》的基本内容—权利法案、《民法典》基本原则解读三个方面,围绕老年人维权法律知识要点进行法律培训。他讲到,《民法典》是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保护的法典。大家只有学好法律知识,拿起法律武器,持之以恒宣传好运用好法律为老年人服务,才能激发老年人积极参与“银龄行动”,不断朝着幸福而美好的生活前行。
老年群体由于信息接收相对滞后、法律知识储备不足,容易成为侵权行为的受害者。区老年人维权法律服务中心执行主任、律师周棋以《提高老年人法律意识,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为题,从中国老龄化现状与法律需求;老年人面临的主要法律风险与典型案例;法律防范策略与维权路径;银龄志愿服务赋能乡村振兴等进行了分享,通过系统的法律知识讲解、典型案例分析,帮助与会人员学习理解,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民法典》中与老年人密切相关的法律条款,结合保健品诈骗、非法集资等真实案例,剖析犯罪分子的惯用手段,教会老年人如何识别陷阱、保护自己。
区老体协主席康尽能就培训强调:“‘银龄行动’是汇聚社会各界力量,面向老年群体开展的综合性公益服务,通过志愿者服务、政府支持、社会参与的多元模式,致力于解决老年人在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社会融入等方面的问题。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更为维权培训的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让老年人在感受到社会关爱的同时,更愿意主动参与到自身权益保护的学习中来。”
康尽能在总结今年上半年工作,安排下半年的主要工作中强调,“天府银龄行动”是对老年人“关爱 + 赋能”的良性循环。在银龄行动开展的文体活动、生活服务中,巧妙融入维权知识宣传,让老年人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法治教育。同时,建立银龄维权志愿服务队,由经过培训的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常态化服务,及时发现侵权线索,协助老年人维权。银龄行动与维权培训的有机结合,是对“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安、老有所乐”的生动诠释。通过持续开展关爱服务与文体活动,不仅让老年人拥有幸福的晚年生活,更让他们在面对侵权行为时敢于说“不”,有能力捍卫自身尊严与权益。创新银龄服务模式,让法治阳光温暖每一位老年人,为构建和谐的老龄化社会贡献力量。
培训会后,同安街道老体协主席蔡莲香激动地说:“报告讲得很实在,一听就懂,我们认真贯彻落实,让身边的老年人拿起法律这个武器,用法律守护自己的晚年幸福。”龙泉街道万源路社区老体协分会主席王晓玲说:“作为基层老体协工作的一员,我要用今天所学法律知识教育、保护身边的老年人,要他们知足常乐,守住‘钱袋子’,保养好身子,法律在脑子,笑容满面子,幸福一辈子。”
(文图/龙泉驿区老体协刘隆祥、康尽能)
编辑:郝淑霞